(资料图)
中国天气网6月13日消息,本周北方多地将迎今年来最强高温,尤其对于东北地区来说,此次炎热天气过程也将推动入夏进程,包括辽宁沈阳、吉林长春在内的多地还可能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。
入夏比往年早,意味着今年的夏天更热吗?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这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。“夏季气温是否偏高主要还是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。从目前的预测来看,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强度低于去年,因此高温的强度应该也不会高于去年。但气候的预测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撑和持续的监测才能更准确。”
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6月9日的分析,在往年,辽宁、吉林以及内蒙古东部一带往往要在6月中下旬入夏,今年的夏天有望提前到来。今年以来有多地提前入夏。据中国天气网统计,武汉、长沙、南宁、太原、福州、南昌、重庆、贵阳、成都等地今年入夏均偏早10天以上。
5月30日,随着气温回升、降雨量逐渐增多,内蒙古草原陆续进入返青期。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
“我国气象行业对于入夏的标准是,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(将平均时段内所有的气温数据采用同一加权系数进行平均,得出一个平均气温数值)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,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℃,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℃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。”邬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今年的入夏比往年早,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周期变化,说明入夏时间比最近几年或十几年来讲更早,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变化是正常的。
另一方面,邬锐也指出今年入夏相对较早受到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。“今年的副热带高压相对不稳定,造成的气候现象也相对不够典型。比如5月中下旬,副热带高压较强,造成江南北部、黄淮地区等地的气温较高,提前进入夏季。”
责编:呼梦瑶
主编:徐婷婷
校对:毛圆圆
关键词: